其他帐号登录: 注册 登录

真实案例‖患者康复中家属所起作用至关重要

 二维码 1209
作者:编辑来源:本站原创
文章附图


癌症,“人类的第一杀手”,几乎成了“死亡”的代名词;癌症,没有任何人希望离它近些;但是,癌症却是离我们那么近,每年新增癌症患者让人们总是谈癌色变。

陈兰(化名),某图书馆的书记、馆长,一人兼两职,每天在单位过得紧张而充实,忙碌的工作使她忘记还需要照顾年迈的父母和上高中的孩子;她的工作单位离母亲的住处很近,但是她很难有时间过去看看年逾古稀的父亲和六十好几的母亲;母亲总是打电话要她过去吃点好的,总是怕她营养不够而影响身体、耽误工作。而她却在享受甜蜜的生活的同时还有点反感母亲的叨唠。

突如其来的噩耗:老母亲由于眼睛不好,住进了医院。在要出院时,医生拿着各种检查的片子告诉陈兰,希望她带老人到肿瘤医院检查一下乳房,怀疑乳房有病变。面对医生的忠告、带着疑问,陈兰哄着母亲到了北京肿瘤医院进行检查。没想到经过检查确诊母亲得了二期乳腺癌。

陈兰并不知道二期乳腺癌是怎样的严重,她只是简单的知道癌症的可怕,知道如果患上癌症,人就等于被判了死刑,如何告知母亲、下一步怎样做,对于在单位决策过各种疑难问题的陈兰来说,她不知道该如何做了?

面对突如其来的噩耗,陈兰先是在网上搜索关于癌症的各种信息,她要知道二期癌症代表什么、如何处理、如何治疗和现在我国治疗癌症的水平等一系列的问题。

通过恶补癌症知识陈兰认识到癌症并不是像人们平时想象的那样,得了癌症就等于死亡。现在我国的医疗水平有了很大的进步,每期癌症病人都有相应的治疗方法,如果治疗手段合理以及病人、家属配合得当,存活多年的病例比比皆是。

及时治疗、细心照料:陈兰在配合医院制定治疗方案的同时,深入浅出、轻描淡写地将病情、治疗方案告知了母亲,希望母亲能够消除顾虑、积极配合治疗。没想到母亲没有现出一丝的恐惧和悲观,老人家非常想得开,不给儿女们任何压力,默默地配合治疗。

手术很顺利,之后的十几天,陈兰几乎天天陪伴在母亲身边,细心地照料着母亲的一切,生怕出现一点纰漏。在亲戚朋友、家人和陈兰的细心照料下母亲恢复得很快,进入到化疗阶段。前三个化疗期,母亲没有什么反应,一家人看到母亲身体恢复的很快,在感谢医生的同时慢慢地有点疏忽了。没想到在第四个化疗阶段,母亲病情突然加重,出现了短暂的昏迷,这下可给陈兰吓坏了。从此以后,陈兰不敢再有大意之处,细心照顾的同时不断寻找癌症患者的康复知识。但是母亲常常絮说,要知道得这病这样难受,还不如当初就不做手术了,死就死了,还受这样的罪!

心理疏导、融入社会:经过半年的康复治疗,陈兰母亲的病情基本得到了控制,身体恢复了一些,但每日还需要家人照顾饮食起居。医生提出需要中西医结合进行康复治疗的方案,定期要到肿瘤医院进行例行检查。陈兰的母亲在康复治疗阶段总是让人感到有些消沉,有时一天也不说几句话。问什么答什么。陈兰知道母亲经过这一场大病,心理上受到了打击,现在虽然身体上恢复了一些,但是与以往相比还是判若两人。母亲身体上受到疾病的打击,心理上那种从鬼门关回来的感觉,不是常人能够体会的;再者,老人总是想自己现在就是一个废人了,成为了儿女的负担,成为了社会的负担。陈兰也看到母亲心理的康复比身体的康复还重要。

陈兰观察、体会到了这一点,她通过各种方式,联系到许多癌症患者,通过癌症患者找到了北京抗癌乐园。从这些癌症患者那里学到了许多抗癌、防癌知识,通过癌症患者的亲身经历帮助母亲疏导心理上的疾病;母亲逐渐地融入到抗癌俱乐部这个大家庭里,母亲看到许许多多几年、十几年的抗癌明星们快乐生活的精神面貌,自己也逐渐地恢复了快乐。

宣传抗癌、防癌知识:陈兰常常和母亲一起参加北京抗癌乐园的活动。通过和癌症患者的交流,陈兰总结出了抗癌、防癌小措施,她将这些编辑成册,在网上发表,提醒大家从小事做起,共同抗癌;陈兰还制作防癌、抗癌食谱,供网友和癌症患者借鉴;通过网络把自己帮助母亲抗击癌症的过程写成文字,供大家汲取经验;提供北京各大医院治疗癌症患者的特点供病友能够迅速找到需要治疗的医院进行及时的治疗;有一位外地癌症患者突然病情复发,陈兰帮助病友联系北京的医院、医生,及时进行治疗。

在北京抗癌乐园,陈兰和母亲用自己的经验帮助癌症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帮助许多癌症患者度过了术后的康复、心理治疗阶段。陈兰常常说,从母亲患上癌症之后到现在基本康复,她最大的感受就是来自北京抗癌乐园带来的爱。

现在陈兰脸上总是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并把这种幸福传递给与她接触的每一个人;她常说,我希望能让所有的癌症患者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关爱。


微信图片_20180709153026.jpg


会员登录
登录
其他帐号登录:
我的资料
留言
回到顶部